TAIKER BUZZ|柾國入鏡 FIFA、劉思慕怒轟好萊塢、Billie & Adele 串流破紀錄/Jungkook Appears in FIFA Visual, Simu Liu on Asian Visibility, Billie & Adele Break Records
- TAIKER MAGAZINE臺客雜誌

- 3 hours ago
- 2 min read

最近,有粉絲注意到一張 FIFA 2026 宣傳海報的版本中,出現了 BTS 成員 Jungkook 在 2022 世界盃開幕式上的畫面。雖然這張圖是否為官方最終定案尚未明確確認,但對許多亞洲觀眾而言,那個瞬間已是一種情緒共鳴的可見時刻。
我們總說「被看見很重要」,但其實被看見這件事,本身就充滿條件與機運。而這次我們想談的,是那些看似零星,但足以留下印象的瞬間,哪怕是從舞台、榜單,還是在社群媒體,亞洲藝人的存在逐漸留下足跡,但這條路好像還是相對顛頗。

劉思慕在Threads上動怒
《尚氣》男主角劉思慕(Simu Liu) 最近在 Threads 上發文,語氣犀利:他直言:「現在隨便哪一部作品都該出現亞洲人了。我們在螢幕上的代表性倒退情況,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原文:Put some Asians in literally anything right now. The amount of backslide is fucking appalling. Studios think we are risky.」)
他直接指出好萊塢對亞洲演員的信任危機,即便《Past Lives》《Minari》《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Shang-Chi》等作品證明市場存在、票房可期,亞洲面孔仍常被當成「風險」。
榜單上被看見但夠了嗎
串流平台主導的時代下,Billie Eilish 以〈Birds of a Feather〉拿下 2024 年全球最多串流歌曲,Adele 的經典專輯《21》正式突破 90 億次串流,The Weeknd 的〈Blinding Lights〉則成為 Spotify 歷史上第一首破 50 億的單曲。

K-Pop 走向主舞台。BTS 是 Spotify 史上串流最多的團體之一,BLACKPINK、NewJeans、Stray Kids 等韓國藝人年年擠進全球榜單前列,擁有與西方巨星比肩的數字成績。
但在這場被數據定義的比賽裡,我們是否記得他們的歌聲?記得他們的創作與想傳達的概念?還是只記得那個巨大的播放數?
所謂的「能見度」(Visibility),不只是出現在鎂光燈或者流量數據中,而是能留下能感動述說故事的能力。真正的代表性,是有人記得你是誰,而不是只記得你被多少人點過。
門開了但誰能留下來
Netflix 預計於 2026 年重啟1983年的經典選秀節目《Star Search》,這個曾發掘 Beyoncé、Usher、Britney Spears 的節目,準備以直播與觀眾即時投票的形式再度登場。這個決定像是為娛樂圈再度開門,也是一場集體記憶的刷新。

BTS正式迴歸 下一張專輯籌備中
亞洲藝人不只是過去曾被看見。根據製作人 Jon Bellion 在受訪時透露,他與 Max Martin 正在洛杉磯共同製作 BTS 的下一張專輯。當全球頂尖的製作能量再次投入亞洲團體的創作,我們期待的不只是又一張爆紅作品,而是那些終於能夠由自己聲音主導的文化主場。
總之,柾國出現在2026FIFA畫面裡、劉思慕為亞裔發聲、韓國團體在串流平台上表現亮眼,這些都是流量時代的希望時刻。但如果系統沒有改變,如果故事權與表演權仍不平均,那些短暫的亮光依然可能只是「被使用」,而非「被記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