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ylan Tang
【臺客專訪】宋柏緯 靜謐之牆/ 【TAIKER Man】Edison Song, Wall of Tranquility
綜觀流行文化史,音樂傳達出的力量無庸置疑;但身為接受者的大眾往往忽略了創作者的內心,也不一定能透過音樂創作者的訪談真正了解到他們心牆內的真實感受。尤其當一張專輯以BGM的方式推出,少了歌詞的輔助和歌聲的曲練,創作者的內心的感受似乎更難以觸摸。
但宋柏緯的《Outline vol.1》作品卻開創出另一條路,它不但敞開宋柏緯的心門,更揭露在靜謐生活中的宋柏緯是如何透過音樂把人生記錄下來。

成為一個寬闊的容器
宋柏緯會演戲、會唱歌,不論從哪個管道認識他,他都給人溫暖如春的感覺。對他來說,音樂讓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讓他在演歌雙棲的角色中切換得宜。還記得第一次聽到《Outline vol.1》時,我不僅重新認識了這位27歲的創作者,更有機會與他進一步的討論他一路以來的人生變化和價值觀。宋柏緯説:「我覺得音樂讓我認識超多東西,舉例來說:有些人可能會對於愛情的想像來自某部電影、某段浪漫的劇情,或者對於愛情的崩壞來自於某些藝術片。但我的很多想像卻都來自於音樂,例如我被很多民謠影響,像是臺灣早期的民謠,李宗盛的歌裡面聽到很多愛情觀,或是中國的一位歌手叫做李志,在他的音樂裡面也感受到非常多失去的故事。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都影響我蠻多生活的價值觀。而且我自己是蠻跳 tone 的,不管是戲劇還是音樂,我自己都沒有把自己釘在一個位置上。我並不怕自己會因此沒特色,反而我覺得這就是我本身的狀態,因為我先接觸演戲,所以我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很寬闊的容器。」
但提到民謠對宋柏緯造成的影響,這張專輯卻沒有絲毫的民謠成分。關於這樣的疑問,答案原來是因為《Outline vol.1》只是宋柏緯音樂宇宙中的敲門磚,他不只是完成一張專輯,而是心思細膩地規劃未來藍圖。「我現在會把它分成兩個系列,因為在學電吉他的時候從藍調出發、再來去學爵士,反而沒有接觸到那麼多搖滾樂。所以這張專輯我也會像我在學吉他時一樣分成幾個系列,未來可以發展到volume 5 或是 6。在這整個系列中,我在規劃明年的專輯時,我會開始規劃一些唱歌的部分可以加入民謠的元素,讓我可以回歸到一些當初我做這件事的一個路線。」宋柏緯自信地表示未來有機會將自己當初被啟發的民謠音樂類型加入到未來的作品中,因為不論是哪個時期的作品都代表著宋柏緯本人,也是不同面向的他。宋柏緯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很多面向,不管你從哪個面向接觸到我,那就是一個部分的我。而且不管你從哪個管道認識我,那就是這樣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