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Dylan Tang

火神的眼淚 對消防員致敬/ Tears On Fire, a tribute to firefighters

《火神的眼淚》終於在台灣上映,且首播就創下平均收視1.11佳績;根據文化部的資料,收視率1%代表平均有22.6萬人收看。這個萬眾矚目的職人劇,不僅將喚醒台灣對無名英雄們的尊敬,更要讓大家重新思考消防員這個職業是多麽辛苦,以及內心得多麽強韌。

導演蔡銀娟表示:「我們除了想探討消防員的職業困境,但我們更可以透過消防員每天接觸的勤務中,看見更多人性、生死議題,每一集中都會藏一些社會上待討論的問題,很開心許多觀眾都能感受到細節。」

多種個性反應多種人生

在《火神的眼淚》裡頭,每一位角色的個性都非常鮮明,雖然角色是虛擬的,但這也間接反映出現實生活中每一位打火英雄的確也因為家庭的背景,而有除了遵守鐵的紀律時的珍貴人性。雖然劇情寫實,但每位演員都並非專業的消防員出身,因此在訓練上以及殺青後每一位演員也在心中留下珍貴的漣漪。


林柏宏表示因為練習撥藥瓶手受傷流血,家裡還留著針筒:「救護要替病患靜脈注射,在現場撥藥瓶還有推針筒,光是撥藥瓶手指就流血受傷,是非常困難的動作,所以我帶回一堆藥瓶還有針筒回家一直練習,到現在針筒還在家裡。」

溫昇豪表示:「拍攝水域救援當時剛好是寒流,拍攝現場學長和演員都失溫,臉跟嘴唇都發紫了,還有一場要去救小男孩的戲,光是身上負重二十公斤就很辛苦了,還要鑽進櫃子裡救小男孩,甚至揹著他們出來,消防員真的是很厲害很偉大的職業。」